教育高消费的模式出现了,诱导很多人进入这种模式。很多人接受教育之后,发现投入到教育的钱是很多的。似乎他们要追求高质量的教育,家里也确实有一点钱,不然根本读不起书。但这种教育高消费是资本引导的结果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的。
资本进入社会每一个角落之后,已经把人们身边所有的事物都作价出售了,也给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,当然也是收费的九游会J9最新。教育也不例外,很容易被资本渗透。从教辅到餐饮,从校服到基建,都有资本渗透。资本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,不但要把校舍翻新一下,由原来的平房改成高楼大厦,而且要硬化操场,弄好篮球架和足球架,有的甚至还有在操场上铺设塑胶跑道,花钱是很多的。不但如此,学校的厕所和厨房也翻新了,改成了现代化的样子,教室里面用上了多媒体,投资非常多,但有教育经费支撑,学校方面并不用花太多的钱。所有学生入学之后都要买教辅资料,买校服,还要为餐饮付费。即便是农村的学校,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,孩子入学以后要买饭卡和水卡,在里面充钱,而吃饭的饭费却总是不够用,因为食堂已经被餐饮集团承包,饭菜做的不一定好吃,但价格一定很贵。即便有家长和学生举报,餐饮集团也不会调整饭菜的价格。因为餐饮集团已经用银子摆平了权力系统,由权力系统的官员出面解决事情,当然不会让餐饮集团调整价格了。有的餐饮集团还会卖预制菜。在上级检查的时候不卖,而上级不检查的时候就大卖特卖,赚钱无数。卖教辅资料和卖校服的权力由教育局统一支配,不再由学校统一支配,那么谁统一支配,谁就吃了回扣。孩子可以选择不买,但绝大多数孩子都会买,甚至所有的孩子都会买,而不甘心落后。
上世纪十年代的时候,教育没有这样的高消费,而且大学生毕业以后是包分配的,并不会自己找工作。那时候的教育还是公办教育,由国家出钱兴办。后来教育走向了市场化,资本开始进入教育系统,不但大学扩招,而且很多野鸡大学都成立了,私立大学、私立高中更是随处可见。这些学校的收费是很高的,虽然入学的时候收费不高,但学生入学之后就知道怎么回事了,不但吃饭住宿都要钱,而且其他各种费用纷至沓来,每个学生每年要花费几万块钱,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。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初中生考高中的时候没考上公立高中,但家里有点钱,可以读收费昂贵的私立高中。有些高中生考大学的时候成绩不理想,就可以读收费昂贵的私立大学,一样可以获得大学毕业证。似乎读大学已经不是太困难的事情,但大学明显分了档次,有重点大学,有普通类大学,还有私立大学,野鸡大学。高考生报名的时候很容易面对各个大学的名字,眼花缭乱,甚至有的稀里糊涂就报了野鸡大学,却没办法修改志愿。虽然国家层面取消了很多野鸡大学,但仍然有骗人的野鸡大学存在。而高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却没有太多人来指导。倘若按照分数高低来录取,还算比较公平,为什么非要让高考生自己填报志愿呢?不就是掺杂了很大的随机性,诱导一些高分的学生进入一些普通大学吗?甚至让一些大学生填报了野鸡大学,等于误入歧途,却没人为他们负责。
大学实现了价格排名,重点大学并不是收费特别高的,而是很难考,而普通的大学收费就高一些,私立大学收费更高,野鸡大学比私立大学收费还要高,“含金量”却是最低的。高中、初中以及小学也出现了按照价格排名的现象。主要还是资本进入了教育行业,要打造优质化的教育,却往往忽略了农村教育。教育优质资源向城市倾斜九游会J9注册,而且诱导很多农村的学生进入城市读书。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发展,就要动用一切力量卖楼房。只要孩子家长在城市买了楼,孩子就可以顺利进入城市的学校读书,等于享受了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。如此一来,就会出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,但没人关注这种现象,而是片面引导教育资源不合理的分配。城市化进程完成以后,几乎有六亿多的人进入了城市。城市人口激增,教育一定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,但农村不应该被忽略,而应该均衡发展,实现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。事实上,资本已经投入了城市各个行业,尤其投入楼市的居多,只是要刺激人们进城买楼房,而且资本买通了权力系统,要权力系统为资本站台。
手里有点钱的农民即便,也要进城买楼房,就是要让孩子享受城市优质化的教育。但所谓优质化的教育只是教育条件好了,教育质量却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,尤其是成绩方面,没有很大的提升。家长认为城市教育就是好,因为看到了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,就要进城买楼,让孩子获得进入城市学校的资格。只是很多农民仍然让自己的孩子在农村读书,因为手里没多少钱,进城买了楼房也不住。即便专家呼吁农民进城买楼,说是农民可以进城住楼房,到村里种地,也没有太多的农民听他们忽悠。不但城市的教育高消费出现了,而且农村教育的高消费模式也出现了。进入城市学校的学生要买教辅,买校服,充值餐饮方面,要自己掏钱,有的还会集体游学,其实就是旅游,花钱更多。农村的学生也要买教辅,买校服,餐饮方面也要自己掏钱,而且花钱不少。资本投入教育行业之后,把学生圈养在学校,就可以随便收钱了。即便很多收费是不合理的,但经过资本运作之后,也会变得“合情合理”。
只要问一句话,就知道现在的教育是怎样的高消费模式了。现在的义务教育真的可以完全实现义务吗?孩子从小学读到初中毕业,算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,能不能在学校不花一分钱的情况下完成这九年义务教育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既然义务教育都可以这样收费,那么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就更是放开了,而且已经完全被资本接管了。那么教育高消费就是被资本引导的结果,教育成了一种生意,而很多人都默认为正常,当然资本也就如此运作下去了。